室外消火栓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室外消火栓系统是城市及建筑物消防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工作原理围绕 “可靠供水、快速取水、有效灭火” 展开,通过管网连接、压力保障、接口适配等机制,为消防车或直接灭火提供水源。具体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核心环节:
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水源通常来自两个方面:
- 市政给水管网:这是最主要的水源,通过城市地下供水管网(环状或枝状)持续提供消防用水,水质、水量需满足消防要求(如火灾时水力最不利点消火栓出流量不小于 15L/s)。
- 备用水源:部分大型场所(如工厂、园区)会配套消防水池,当市政供水不足或中断时,通过消防水泵抽取水池水补充,确保供水连续性。
这些水源通过地下管道(镀锌钢管、球墨铸铁管等)形成室外消防管网,管网需保持一定的 “常高压” 或 “临时高压” 状态:
- 常高压系统:管网平时压力(≥0.14MPa)和水量可直接满足灭火需求,无需额外加压,火灾时直接打开消火栓即可取水。
- 临时高压系统:平时管网压力较低,火灾时通过启动消防水泵加压,使管网压力和水量达到灭火要求(适用于市政供水压力不足的区域)。
室外消火栓是系统的 “终端取水点”,其结构设计直接服务于快速取水:
- 地上式 / 地下式消火栓:
- 地上式消火栓露出地面,设有多个不同口径的出水口(如 1 个 100mm/150mm 大口和 2 个 65mm 小口),大口供消防车吸水(通过消防车水泵接合器),小口可直接连接消防水带灭火。
- 地下式消火栓埋于地下井内,需通过专用工具打开井盖,接口规格与地上式一致,适用于寒冷地区(避免冻裂)或美观要求高的场所。
- 阀门控制:消火栓内置阀门,平时关闭,火灾时手动开启(地上式直接拧开,地下式通过扳手操作),水流从市政管网或备用水源经管道进入消火栓,再通过出水口输出。
室外消火栓系统的工作流程根据灭火方式不同分为两类:
直接连接水带灭火:
当火灾规模较小时,消防员或现场人员可将消防水带一端连接消火栓的 65mm 出水口,另一端连接水枪,开启消火栓阀门后,水流经水带从水枪喷出,通过冷却、窒息等方式灭火。此时管网压力需满足水枪的有效射程(通常≥10m)。
为消防车供水:
当火灾规模较大,需大流量供水时,消防车停靠在室外消火栓旁,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取水:
- 消防车吸水:将消防车的吸水管连接到消火栓的 100mm/150mm 大口,启动消防车水泵,从消火栓抽取水源,再通过消防车的水炮或水带输送至火场。
- 加压供水:若管网压力不足,消防车可作为 “移动水泵”,通过水泵接合器连接室外管网,向室内消防系统(如室内消火栓、自动喷水系统)加压供水,弥补管网压力缺陷。
系统的关键是确保火灾时的水压和水量:
- 水压要求:水力最不利点(即距离水源最远、最高的消火栓)的出水压力从地面算起≥0.1MPa,保证水枪喷射距离足够覆盖火场。
- 流量要求:单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通常为 15-20L/s,多个消火栓同时使用时,管网总流量需满足灭火需求(如大型火灾可能需要 3-4 个消火栓协同供水)。
- 防冻与维护:寒冷地区的室外消火栓需采取防冻措施(如干式消火栓,内部无水,火灾时通过阀门引入水流),并定期检查阀门开关灵活性、接口密封性,确保紧急时能正常使用。
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本质是 “通过管网将水源输送至灭火点的可控供水系统”,其工作原理可概括为:水源(市政 / 备用水)→ 管网(常高压 / 临时高压)→ 消火栓(接口与阀门)→ 取水灭火(直接或通过消防车)。系统的设计核心是保证 “随时可用、水量充足、压力达标”,为初期火灾扑救和大型火灾救援提供基础水源支持。
相关文章: